物流信息周报丨2019年第六期
政策发布
交通运输部:运输电子证照监管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9月2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开关于征求加快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提升数字化服务与监管能力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工作目标
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分系统建设开发、全面安装部署、证照推广应用三个阶段。
2019年底前,完成系统建设开发工作。建成全国电子证照库,完成省级电子证照系统的统一开发,以及网上便民运政系统、部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12328电话系统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部级道路运政系统的升级改造。
2020年9月底前,完成部统一开发省级电子证照系统在各地的安装部署和联网运行,完成各地道路运政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实时交互共享和互信互认。
2021年7月1日前,完成电子证照推广工作。在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等领域,全面推行使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从业资格证和道路运输证电子证照及其纸质凭证。
十八部门联合发文:2022年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单个快件封装胶带平均用量减少20%,85%以上电商快件不再进行二次包装。
根据意见,到2022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邮政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
届时,基本实现邮政“村村直通邮”、快递“乡乡有网点”,通过邮政、快递渠道基本实现建制村电商配送服务全覆盖;建成20家以上的行业科技研发中心,行业自动化分拣率超过90%,重点快递企业国内重点城市间实现48小时送达。
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将推进邮件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完成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智能快件箱投递率上升到12%以上。要强化寄递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
孙文剑表示,我国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创新,创新交通运输和邮政快递合作模式。推动邮政业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的行业间标准对接和企业间信息共享。
意见提出,将推进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工程,健全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递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寄递网络。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邮政快递服务体系,行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邮政和快递网络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国,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行业动态
8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4.3%,较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回升,市场需求增势提速。8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显示出传统生产建设旺季的临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进一步增大。
平均库存量指数上升,库存周转指数回落。8月份,平均库存量指数为50.3%,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反映出节日因素影响,与民生相关生产企业提高产量,与物流相关的仓储业务量增多;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8.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回落幅度明显,由于台风等恶劣气候因素对运输业务的影响较大,降低了流通环节库存周转效率。
从业人员指数回升,物流就业形势平稳。8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回升1.3个百分点,回升至50%,结束了该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显示出物流行业整体就业形势稳定。
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位于50.7% 和58.8%,预示随着物流运行的需求基础进一步巩固,物流业务活动将延续平稳走势。
8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3点
2019年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11.3点,比上月回落0.2个点。从9个分项指数看,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库存周转指数、人员指数和实载率指数比上月回升,物流时效指数、满意度指数和成本指数比上月回落,履约率指数与上月持平。
电商物流总需求稳中有升。8月份,总业务量指数为128.1点,比上月回升0.7个点;分地区来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总业务量指数环比小幅回落,但均高于全国水平,东部地区总业务量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农村电商需求小幅回升。8月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为127.6点,比上月回升1.4个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小幅上升0.2个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所回落,但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库存周转和干线运输效率继续加快。8月份,库存周转指数为107.6点,比上月回升0.3个点,受“818”促销活动拉动,农副食品、饮料和酒水等快消品库存周转明显加快,大家电物流订单量明显上升, 3C类电子产品和服装化妆品等订单基本平稳。实载率指数为107.3点,比上月回升2.1个点,回升至今年以来较高水平。
物流时效指数有所回调。8月份,物流时效指数为108.9点,比上月回落2.4个点。履约率指数为99.4点,与上个月基本持平。
8月中国仓储指数显示:仓储需求有所回升
行业下行压力缓解
2019年8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4.3%,较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除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外,其余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业务需求增长较快。8月份,业务量指数为58.8%,较上月回升8.1个百分点,达到五个月来新高,反映出仓储业务需求增长较快。分品种来看,生产资料类中的钢材、建材和化工等品种业务量回升较为明显;生活资料类中的食品、服装和家电等品种业务量回升较为明显。
周转效率提高。8月份,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1.7%,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结束之前连续三个月的下滑走势回到荣枯线以上,反映出在业务需求增长较快的背景下,货物周转效率加快。分品种来看,钢材、化工、食品、服装、家电等商品周转效率回升较为明显。
收费价格指数继续回升。8月份,收费价格指数为52.4%,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反映出仓储行业收费价格仍保持上升趋势,且增幅较上月有所扩大。
企业效益明显回升。8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4.4%,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业务利润指数为52.4%,较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反映出在业务需求有所支撑的背景下,收费价格上涨,业务成本增速下降,盈利情况较前期有明显好转。
劳动力供应偏紧有所缓解。8月份,企业员工指数为52.4%,较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反映出本月仓储行业从业人员人数明显增长。
从后期走势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8.0%,较上月回升5.6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4%,较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两项指数均保持高位运行,表明需求已开始逐步释放,在旺季预期下,企业信心恢复较为明显,预计仓储行业未来短期内需求较为乐观。
《政府数据供应链白皮书》发布
8月27日下午,由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牵头编写的《政府数据供应链白皮书》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正式发布。该书重点聚焦政府部门数据供需不匹配问题,研究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积极支撑政府数据治理与运营,助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每周物流观察
加速物流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解决办法
如果把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放在一个“二维平面”来观察的话,不管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整合,所呈现的是一幅“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全息图景格局,即一方面是大量传统物流支撑的物流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是少量物流科技应用的高光引领。其实深入分析来看,既便是有一批高科技应用的规模化物流企业在实施现代物流战略,但实际上也还是通过联合或整合相关传统企业的物流资源来构建其物流网络或承担其分拨配送业务。虽然不能否定标杆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但由此也会导致物流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可能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一格局,首先要正确认识构成物流业主体的企业群体,针对这个主体层面,从政策上加以扶持,从规划上加以引导,从供应链一体化战略上加以促进,才可能实现整体上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全面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2019年9月2日)
微课堂
智慧化供应链要关注和解决这5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供应链中的信息,信息被认为是实现智慧供应链至关重要的要素。因此,如何识别和管理供应链不同环节、不同主体、不同活动的信息类型,并且及时获取信息、有效传递信息、整合信息实现信息质量改进,以及信息风险和安全保护等成为了供应链发展中必需。
其次是IT部署,即如何将各类信息通讯技术运用于差异化的业务场景。
接下来是供应链流程的自动化,即ICT究竟如何改变了供应链运作流程,替代低效率的人工活动,优化供应链过程。
第四是先进分析,即如何运用大数据来分析供应链中的问题,并且基于大数据分析,为供应链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是供应链的整合与创新,即如何将IT、先进分析以及流程自动化高度实现整合,推动供应链的升级。并且这种整合涵盖了三个层面,即组织间文化上的整合、战略体系上的方案整合、运营上的实践整合。
除此之外,还需要探索由于高度的信息化整合,如何推动了产品/服务和流程上的创新,诸如线上线下供应链的高度融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建立等。
物流竞争中的“新贵”
2018年是物流科技落地的一年,AGV机器人、快递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都处在落地应用阶段。而2019年物流界的风向逐渐转向了大数据与供应链,随着科技的不断注入,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与供应链已经成为物流业降本增效、提升客户体验的核心,纷纷加速度驶入赛道。
也就是说,在物流科技的东风下,大数据、供应链已成为物流市场的“新蓝海”。
供应链的柔性因素
所谓供应链的柔性,是指供应链的弹性,即灵活性,也就是指供应链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当今市场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只有充满柔性的供应链,才能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
然而,怎样才能使供应链更柔性?
1、确保供应链畅通
2、号准市场需求脉搏
3、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4、实行延迟制造
5、构建柔性虚拟企业
数字化产业供应链,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与升级。特别是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多数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普遍面临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弱的问题。如何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升级转型,是各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课题。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强劲动力,数字经济所创造的新模式新业态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根深蒂固的垄断,使产业发展变得柔性无边界。物流供应链贯穿了产品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到销售、售后的全过程,数字化供应链以数据赋能传统产业,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交通运输部、中国新闻网、中物联科技信息部、国家信息中心、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官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供应链金融学堂、亿欧、畅享网、泛华集团
本文摘自网络,由SBET实博整理发布,如涉及隐私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