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周报丨2020年第十六期
政策发布
一、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9年第29号令,以下简称《办法》),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制度,切实强化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加快提升行业数字化服务和监管能力,推动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更好地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就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运单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是传递危险货物危险性等各项重要信息的载体,是《办法》要求强制使用的运输单证。全面落实运单制度,对监督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运输企业)履行车辆、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强化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我部在全国13个省份组织开展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以下简称电子运单)试点工作经验表明,实施电子运单管理,对于推动解决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存在的“监而不控”、“以包代管”、非法托运和运输等问题,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监管科学性和精准性,带动行业降本增效具有显著效果。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实施运单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结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加强工作统筹、注重系统衔接、强化管理应用,加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电子化工作,确保运单制度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二、为提升国际货航运能,民航局推出六项新举措
1、持续降低国际航空货运成本
民航局已出台了五方面十六条政策措施,包括免征民航发展基金,降低机场收费、空管收费和航空煤油进销差价等,积极推进降费减负;安排资金,对承运重大专项运输任务的货运航班和包机给予补贴。
2、简化货运航线航班审批
开放国际航班信息系统,实现了中外航空公司货运航班申请的7X24小时实时在线审批,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企业的服务品质。3月份,共批复全货运加班包机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机总量的1/4。
3、鼓励客运航空公司使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
鼓励客运航空公司使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弥补当前的全货机运力不足。在疫情防控期间,航空客运航班量大幅度递减,客机腹舱货运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采取豁免航空公司此类运行的航权、时刻和预先飞行计划许可审批,支持航空公司及时将闲置的客运航班运力用于提升国际货运能力。3月29日,在大幅调减国际客运航班的当日,就批复了中外航空公司当周102班客改货航班。
4、采用“点对点”货运包机形式
采用“点对点”货运包机的形式,解决客运“减量”后通达性不足的问题。近期,支持邮政航空增加到日韩及周边货运包机80班,基本解决了前期反映比较突出的邮件快件积压问题。
5、加强“运贸对接”
加强“运贸对接”,积极会同中国商务部建立外贸外资企业与航空运输企业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商业化合作”原则,3月27日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国内各航司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专门团队,指定专人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难题,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6、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
针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运输需求,民航局及时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以开通临时航班或包机的形式,着力防范供应链“断链”风险。
靳军号称,上述措施初见成效,3月30日至4月5日,我国的国际货运航班量达到1195班,超过疫情发生之前的1014班,比疫情之前增长了17.85%。下一步,民航局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优环境、补短板、调结构、强供给”为战略导向,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网络布局、壮大市场主体等方面协同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
另据介绍,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环比提升了20.5%,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42%左右,恢复的客运航班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用工需求较为集中的地区。湖北除武汉机场外其他机场均已复航。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各航空公司已在现有定期航班的基础上,安排复工复产航班超过970班,保障超过5.9万人次复产复工人员出行。
三、两部门联合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4月2日,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培育出10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0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在协同产业布局方面,首先,要深化产业合作,鼓励制造企业整合外包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快递物流需求,引导有实力的快递企业有效承接并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的服务。引导快递企业主动与制造企业对接,共同设计制造企业供应链流程,打造个性化、定制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整合资源,成立合资公司。
其次,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做好快递业与制造业规划布局衔接,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快递企业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建设集约共享、智能高效的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提供专业化快递物流服务。
再次,要实施海外协同。支持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加强国际发展战略对接。引导快递企业完善国际快递航空运输网络。鼓励快递企业整合资源,提升制造企业全链条供应链服务能力。引导快递企业依托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分拨中心、集散节点,提升国际物流中转能力。
《意见》鼓励快递企业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加快向综合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引导快递企业与相关制造业领域物流服务商开展合资合作。鼓励快递企业承接更多的快递物流外包服务,提升生产效率和合作黏性。支持快递企业联合制造企业研发供应链一体化运营系统,推进装备设施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支持快递企业适应制造企业需求,提供入厂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和仓配一体化、订单配送等快递物流服务。
《意见》指出,要打造智慧物流,发展智慧物流。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与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研发智能立体仓库、智能物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设备、无人驾驶车辆和冷链快递等技术装备。鼓励通信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加快5G技术在快递业的推广应用。支持制造企业、快递企业生产、使用经绿色认证的邮件快件包装产品。引导快递企业实施绿色采购。鼓励快递企业联合制造企业,共同优化包装结构,节约包装物料。支持快递企业、制造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和社会包装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鼓励快递企业提高新能源车辆使用比例。
《意见》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快递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基础。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服务保障。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快递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和邮政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动态
一、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回升25.3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2.7%,较上月回升13.7个百分点。
业务总量指数回升,需求恢复性增长。3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51.5%,比上月回升25.3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行业有序推进物流企业复工复产,运输防疫相关物资和民生保障需求回升。
设备利用率指数回升,物流设备利用率提升。3月份,设备利用率指数为51.2%,比上月回升12.1个百分点,反映出需求回暖,物流企业产能回升,相关物流设备设施利用率明显提升。
从业人员指数回升,但员工返岗率较低。3月份,从业人员指数为50.2%,比上月回升20.1个百分点。大中型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返岗率恢复速度较快,但小微型物流企业抗压性较弱,返岗率较低。
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尤其是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58.1%,反映出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物流活动回升进一步看好。
二、行业数据| 2020年3月份公路货运效率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关于2020年3月份【中国公路货运效率指数】发布如下:
【行业总体月指数】2020年3月份公路运输效率指数98.7,低于基准数(100)1.3个指数单位;相比上个月大幅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09个指数单位。
三、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指数显著回升,市场供需回暖,基础仍需巩固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0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23.1%,较上月大幅回升42.5个百分点,为2017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商品供应全面恢复。2020年3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大幅反弹,至126.9%,显示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员工返岗率逐步上升,生产企业陆续复工生产,之前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各主要商品中,本月监测的各商品的供应量均呈现大幅回升的格局,其中有色金属供应量回升幅度超过40%,汽车供应量回升接近四成。本月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供应量较上月分别回升23.6%、21.7%、21.5%、9.6%、44.3%、28.8%和39.1%。
终端需求明显回升。2020年3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触底回升,至124.9%,显示随着我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各地陆续复产复工,带动了国内需求增加,加之政府不断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复工以及稳定就业,市场情绪明显好转,也提振了市场的补库需求,本月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成交较为活跃,销售情况和前期相比出现明显回升。各主要商品中,本月重点监测的商品销售量全面大幅度回升,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销售量较上月分别回升20.8%、29.3%、11.2%、7.9%、35.6%、26.2%和36.8%。
商品库存增速减缓。2020年3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112.5%,较上月大幅回落17.5个百分点,显示随着需求的启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库存增速有所减缓,商品“去库存化”开始启动。不过,整体来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库存量已连续六个月呈现上升态势,只是各月增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上个月出现激增的情况下,本月整体库存量仍显现增长态势,显示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库存仍在积压,商品去库存的难度较高,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拐点。各主要商品中,本月库存量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缓。本月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分别增长15.7%、5.4%、9.7%、6.8%、20.8%、11.7%和13.7%,增速分别减缓33.9、32.7、2.6、13.9、12.4、7.6和34.1个百分点。
四、3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为104.7点
2020年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04.7点,比上月上升8.1个点。从9个分项指数看,除满意率指数小幅回落外,总业务量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履约率指数、成本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库存周转指数、人员指数、实载率指数都有所回升。
电商物流总需求回升明显。3月份,总业务量指数为120.6点,比上月上升16.4个点;分地区来看,全国所有地区总业务量指数都有所回升,其中,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总业务量略高于全国水平,东部和西部地区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部地区总业务量上升幅度最大,回升21个点。
农村电商需求小幅回升。3月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为108.8点,比上月回升6.9个点。分地区看,东北部地区上升幅度较大,比上月上升12.2个点,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和中部地区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物流时效指数、履约率指数、库存周转指数、人员指数、实载率指数均实现止跌回升,其中库存周转指数与履约率指数回升较快,3月两项指数分别上升9.8个点和7.3个点。与此同时,满意度指数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有所减小,继上月下降5.4个点后,本月下降0.6个点。
随着3月份我国新冠疫情本土传播基本阻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工作进程不断推进,电商物流运行的下降态势基本扭转,3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实现了20%的增长,农村电商业务量指数增长接近10%。库存周转指数、履约率指数和实载率指数均恢复到100点以上,表明物流供给能力在进一步恢复。人员指数虽有所回升,但仍徘徊在100点以下,疫情管控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依然存在。
五、广东高速ETC将测试“费显功能” ,期间免费通行政策不变
今年元旦以来,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网运行,高速公路采用门架分段计费收费,其中ETC收费问题受到社会和媒体的极大关注。
据不少车主反映,ETC车辆在驶离高速公路时,出口车道费额显示屏无法显示行驶全程的收费金额,一次行程还会收到多次分段扣费信息,造成诸多不便。
对此,广东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组织相关单位进一步优化了收费车道、ETC门架等系统功能,实现收费站出口车道及时显示当次通行的全程费用,做到“一次行程、一张账单、一次扣费、一次告知”,目前相关系统升级工作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将进入实际测试阶段。
测试期实行时间
4月14日起,广东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分段全流程测试工作。
测试期间通行变化
省内实施实车测试的高速公路ETC车道出入口,将由现在的“抬杆”自由通行状态恢复到原来的“落杆”状态,目前仍处于免费通行阶段,所有测试车道出口金额显示屏幕将用“免费通行”字样的纸张遮挡,测试期间所有通行我省收费公路的车辆仍将享受免收通行费政策。
每周物流观察
一、如何实现超值回报
营销学中有一个说法叫“超值回报”,通常来讲就是给客户提供超出其预期的服务或产品。对应物流行业来看,因为是基础服务行业,更因为要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提高客户体验,所以“超值回报”应该就是所有物流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超值回报,结合目前大多数行业企业通行的做法来看,无外乎在承诺范围内或合同范围内叠加一些额外服务或者说增值服务,如代收货款、落地分拨、免费装卸、提前送达、可视化管控、保险金融信息及其集成服务等等。这些服务的叠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实现了所谓的超值,但实际上却可能变向的导致不公平竞争或进一步压低服务价格。而且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把自己和整个行业来对比,进而把自己置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对立面。
因此我们可能要把“超值回报”的实现方式转变成自己和自己对比。例如在一套物流解决方案中提供两种截然不同的渠道或路径。一种是服务全面、体系完善且价格较高的,二种是简单便捷、专业专注且价格较低的。这时客户就会基于前者预设的条件而极有可能选择后者,并且会依据后者与前者的差异对比形成 “超值回报”的体验感和比较优势。这样一来就会在服务达成的同时提高了客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从而获取绝对的竞争优势。所以笔者认为“超值回报”应该回归于用一定的成本实现超过这个成本的“服务价值”之间的对比,其中的关键是这个“服务价值”是以那个标准来划定的。(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2020年4月13日)
微课堂
一、企业供应链应对新冠疫情的三条经验
1、评估您的供应链设计
当前的供应链设计主要遵循“一刀切”的理念,并假设原材料随时可用于全球采购和生产。尽管这使“服务成本”模型降低了,但最近紧张的贸易局势以及如今的新冠疫情爆发已经为全球物流环境设下了许多弯路。
企业应通过动态而非静态的运营能力来优化其供应链的生产和分销能力。例如,一家技术公司可以考虑在其每个主要市场中,依靠本地供应来源使生产设施多样化,而非仅靠单一来源。而在某些公司中,供应链经理认识到单一采购的风险,但依然选择这样的方式以降低成本。这样的决定会对供应链造成推延,对拒绝从受疫情影响但有货的供应商手中采购材料的企业造成影响。
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公司应研究不同地区的供应商,从而在受影响国家/地区重新安排货运,或考虑在主要地区以外设立次级供应来源以减轻影响。这可以帮助进一步使价值链多样化。
2、提前应用风险管理原则
尽管许多全球公司都认识到风险管理计划的价值,但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它通常被置于工作优先级的最次级。根据田纳西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所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在一般典型公司中,会对其端到端供应链进行任何形式风险评估的只占25%。供应链不可避免地具有多个依赖关系,但是公司可以通过其风险管理计划在每个阶段主动管理可能存在的漏洞。
例如,企业必须对库存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了解从中国和受疫情影响国家进口的限制将如何影响当前库存和常规运输节奏也至关重要。在制定明智的库存计划时,应采用中断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对供应商进行深入了解和监控。公司还必须提前预测未来几周的货物需求是否会发生变化,毕竟由于取消的客运航班导致了空运能力下降,以及由于当前货物的积压造成的物流需求激增。
3、以人为本
首先,请记住,在整个疫情中,人类本身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必须优先考虑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和安全。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需要积极开展应急工作安排,并在组织内实施即时明确的信息沟通。这样做将有助于让员工了解当前情况,同时确保业务运营受到最低限度的干扰。例如,公司可以开发一个在线信息中心,以解决常见问题,并制定出员工管理的公司政策。
让你的供应商也参与到这些计划中去——调整运营准备状态,包括适当的人员配置和设施规划,以应对数量激增。
在这些困难时期保持客户支持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灵活性是关键,公司对这些问题的响应效率将意味着当事情再次变得艰难时,他们会保持对你的信任。
提前计划以应对风险
虽然无法预测新冠疫情等全球性事件,但可以通过提高供应链准备来缓解其影响。公司必须在危机发生之前始终保持警惕。当这些危机确实发生时,有准备的企业将再次崛起。
二、后疫情时代—科技赋能物流产业逆势颇具
此次COVID-19疫情对中国物流产业兼具 “危与机”双重影响。一方面,受需求端增速放缓影响,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愈演愈烈,细分领域的优胜略汰正加速进行。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一些头部企业正通过加剧并购抢占市场份额,并开始为下一轮的规模化经营扩大投资比重。物流行业要在多重压力下实现转型突破,仍需攻克更多生存挑战难关。为鼓励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恢复发展,国家出台相应港口费用减免举措,进一步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物流提供商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疫情“迫使”他们必须适应新的客户服务方式,同时向大型远程协助的转变。对于拥有内部部署系统的公司,当实施严格的隔离和锁定时,这些系统将无法访问,这将带来一些挑战。云技术已迅速成为整个物流行业中企业和运营商的生命线,有助于快速扩展其运营规模以降低成本,保护利润并提高生产力。
三、推动升级数字化供应链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1.客户体验
我们已生活在一个全渠道时代,线上购物,线下体验。消费者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轻松购买和消费商品,而且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获得免费快捷的交货服务。
一些企业已经将交货时间缩短为几天,有的甚至已经缩短到几个小时。在企业竞相提供快速、完美的交货服务时,物流和仓库环节不容忽视。没有这两个环节的支持,企业就不可能交付卓越的客户体验。既然消费者能在网上轻松下单,企业也必须以同样便捷的方式履行和交付订单。
2.个性化产品
无论是汽车、服装,还是重型机械,各种产品的消费者都希望获得定制化产品。产品必须精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催生了最小批量为一的生产模式,并使得配套出售或增值服务大受欢迎。
3.数字经济
供应链和物流运营离不开协同合作,由于涉及的运营环节日益增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无缝互联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参与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企业必须能够控制和了解整个产品增值过程。
以仓库为例,即使是作为独立的实体在运营,企业仍然需要清楚了解仓库的运营状况,监控仓库的效益。
4.资源短缺
无论是场地还是员工,企业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因此他们必须优化其业务运营。以仓库运营和运输这两个方面为例,企业需要基于约束条件制定计划。
在双十一旺季录用临时员工时,企业必须能够让员工快速入职,而这些员工则需要能够轻松地使用现有软硬件技术,并在现有的流程框架内高效地工作。
就仓库本身而言,货物的移动和存储效率越高,仓库的运营绩效和盈利能力就越高。
四、新发展理念下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创新物流企业复合业态模式。加快资源整合,推进物流企业从运输、仓储等单一物流服务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仓储企业由单仓向多仓网络转型,由单一仓储服务向仓配一体化转型;传统运输企业由单一运输模式向多式联运服务转型;零担和专线企业由区域性向全国性、联盟化转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供应链集成商转型;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向物流系统集成商转型。
创新物流企业技术资本模式。以绿色理念,加快智能装备、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推进物流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以共享理念,鼓励物流企业重组和合作,推进物流企业向规模化、网络化经营转型,提升企业全区域、全链条服务能力。
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新路径
创新物流园功能集成,提升综合功能。推动物流园区从基础设施租赁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充分发挥其综合物流作业区功能,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一条龙服务。传统的货运服务园区向现代第三方物流园区转型,物流地产开发商向现代物流运营商转型,单一仓储或交易型园区向综合交易展示服务型园区转型。提升专业功能。推动物流园区从“大而全”向专业物流园区转型,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对物流园区发展方向合理定位,走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发展道路。
创新物流园区区域定位。推动城区内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物流园区转型,重点发展城市配送、快递和商贸物流,提高配送的规模化和协同化水平。推动工业物流园区向供应链平台转型,重点面向工业企业提供工业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配送、逆向返厂等一体化物流服务,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物流集群。综合保税区建设面向外向型企业的物流园区,重点发展陆港联运和国际物流业务。临空物流集聚区发挥空港优势,重点发展城际快递、多式联运和高端物流。
来源:商务部、交通运输部、中新社、民航资源网、国家邮政局网站、人民网、环球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科技信息部、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罗宾逊全球物流CHROBINSON、惠咨环球、弘毅供应链、物流时代周刊
本文摘自网络,由SBET实博整理发布,如涉及隐私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删除。